追忆师生情
追忆师生情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追忆师生情 > 详细介绍

导师龙惟定先生

发布日期:2023-02-19

       去年12月29日的时候,龙老师给我发了文字消息说“范老师今天报了病危”。其时他自己也在治疗中,心脏和肺部一直有些状况。

范老师离世之后,今年1月9日,我们又交流了一次他肺部感染病毒的事,他发来的语音有明显的好转,声音洪亮了不少;当时及时吃了特效药,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症状,只是耽误了心脏的治疗时间。

 最后一次和龙老师交流是在2023年1月20号,当时他说“在医院治疗,这里很安静,不要打电话来”,“每天都在治疗”,“肺部,心脏有问题”。再后来几次发消息给他没有回。感觉有点诧异,还专门和大师姐(白玮)交流了一次,她也有些忐忑。

再后来,没想到年1月30日他就突然离开了。令人扼腕的是,那天他从医院检查后回养老院,到了之后负责护理的医生还跟他说了话,医生转身只过了3分钟,他就睡着了。再叫他的时候,就没有醒来。


1.png

(照片:十多年前,龙老师退休时和范老师这种轻松的合影,仿佛是在说:“下班了!” 这对师徒、同事、朋友,以这种意外的方式团聚了。此刻两位老师可能已经在天国畅快的坐而论道。)

已经发生的事就不能假设了,但是,如果当时去三甲医院检查的时候,医生能坚持一下,立刻留他住院采取措施……龙老师虽然退休多年,仍然是年富力强。始终能抓住行业前沿的重点问题,不断有文章发表,文思泉涌倚马可待。他去年还再规划着新的5年的科研和写作计划。

 很多人看龙老师会看到他作为知名学者的一面,或者是制冷学会的带头人,中德工程学院的奠基人,多本专著的作者等等等等,但是对我们“龙门”的弟子来说,他首先是导师。

“师者,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”。这其中,“授业”最易,而“传道”最难。

作为应用型专业的老师,“授业”是显而易见的。龙老师是无数暖通、楼宇设施、节能、和绿建行业从业者的领路人。

虽然很久没有听了,但是龙老师讲课的声音还在耳边回响。他讲课时候热情洋溢,中气十足,偶尔还会穿插几个幽默的小段子,让听众兴味盎然。他想必是真心热爱教学的,所以才能终身保持这样的热度。毕业之后,也有过几次机会,他来我工作的单位讲课,虽然都是义务性的,他每次都认真准备,把他研究所得中比较前瞻性的内容包含进去,毫无保留。甚至他退休仪式,生日会的时候,都以讲课为其中的重头戏。

他终生都是笔耕不辍,发表论文数百篇,专著和译著等身。另外,受到燕京大学毕业的母亲影响,他从小对文字有浓厚的兴趣,文笔了得。他退休时候还赋诗数首,表达了老骥伏枥,重踏征途雄心,念到动情处,泪流满面。他写的学术文章也能不落窠臼,读来神清气爽。这可能也是他会像磁铁一样,把各种课题的机会吸引到他身边的原因。


2.png

3.png

(照片:龙老师在卡耐基梅隆大学交流)

       另一个方面,师门很多人从实习,毕业找工作开始,都或多或少得到龙老师的提携,而在大城市有个立足之地。一个外地的寒门学子,大老远跑到上海来求学,自身有多少学识在初入职场也很难显现,现实的说,有“龙老师弟子”这个金字招牌就不同了。当然,这个招牌的是靠着口碑一点点积累出来的。因为龙老师经常会承担一些比较重要的课题,他的学生参与这些课题的机会就多;他平时展开课题高屋建瓴,润物细无声,他的学生自然也会受到启发;加之他在国内国际的学术交流中比较活跃,(以前读书的时候师兄弟开玩笑说:龙老师的名片要加长版的,正反面印才能把他参与的多种职责印下来。)他的学生跟着他,视野也会比较开阔。

      在龙老师的悉心栽培下,我们这些学生开始学术论文的写作,并且在求学期间得以把第一篇第二篇论文发表出来,之后或者逐渐在学术界展露头角,或者在工程设计界成为丰产的作者,或者没有发表在杂志上,在平时做项目和汇报的时候,表现出来的严谨的思路也像在做学问。我本人就在汇报之后,得到过这样的评价“这个材料整理一下可以发表了”,“学术型工程师”。

4.png

(照片:2011年退休仪式后师门合影)


      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,在龙老师退休的时候,已经硕果累累,无论是在企业,高校还是研究机构,他的很多学生都成为各自领域内的领军人物。

    “解惑”这件事不知道占用了龙老师多少时间。我只能从我自己和身边走得很近的师兄(姐)弟(妹)管窥一二,我们遇到重大问题都爱咨询他,经常都是长谈。当年做硕士论文的课题,自己看了很多文献,也埋头做了很多计算,临了落笔,却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写。找了龙老师,聊了大概半小时,立刻就有了各章的大标题。

       工作之后,无论走到何处,一个电话,他总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,分享他的看法,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。我本人和“龙门首席男弟子”曾师兄都有过多次跳槽的经历,几乎每次都会找龙老师,把我们的期望和疑问做充分的交流,他也是每次都能一针见血的看出问题的关键。他这种洞悉事情本质的能力,可能也使得他做研究总能披沙拣金,从众多文献中迅速提炼出要点。

       龙老师为人光明磊落,修身极严。我大四的时候已经报了他做研究生的导师,本科的同学甚至打趣我说:“跟着龙老师没有钱拿。”其实是说他不会在外面接私活让学生干。他的“传道”,就是在这些平时的小细节上,认识他二十多年,从未听到过一句说教的话。

     “行公义,好怜悯,存谦卑的心”这几个字也是他为人的极好写照。他在多年前还没有人在意的时候,就写文章大声疾呼,推广绿色建筑,小而言之,是为了专业的健康发展,大而言之,是先天下之忧而忧,努力推动这个世界有一个美好的未来。他洁身自好,从不为个人利益而营营。这些年和他聊天,话题早已超出了专业和日常,而常常能听到他对家国的关切。

      他对待学生“有教无类”,非常包容,无论是才思敏捷的,还是像我这样比较鲁钝的,都一视同仁。他遇事乐观,常带微笑,从来没有因为他的“江湖地位”而有丝毫的傲慢,发脾气。我当年作为一个本科生,打电话给他说想见面聊一下,他爽快答应了;我战战兢兢来到他的办公室,没想到和他聊天如沐春风,很快就能感觉到他是在平等的和我交流。我还记得当时我们聊到了设备研发和设备应用的关系,当时他提到一个观点:设备的尖端工艺一直是被西方国家垄断者,一时半会儿很难有突破,而应用领域是结合气候条件和使用习惯的,更容易做出自己的东西。我甚至可以在读书的时候和他聊退学的话题,在刚工作比较苦闷的时候和他聊转行的话题。


5.png


       龙老师能有这样的人品学养,可能一部分是因为家学渊源。除了母亲是名校毕业,他父亲也是顶尖的知识分子,是参与两弹一星的功臣。至今还记得一次出差,和老师秉烛夜谈,讲起他父亲年事已高,因为受到高剂量的辐射而疾病缠身。当年他大学毕业后背井离乡,在遥远的青海工作,他父亲有一个名义上的通讯地址在兰州,但是他打听到父亲就在青海研究原子弹。他因为工作关系到了那个基地附近,知道父亲就在围墙后面,他父亲也知道他来了,他想法设法想找领导说情,或者门卫网开一面,能至少见上一见,而终究不可得。这可能是当时世界上最厚的一堵墙了,多年之后,老师的遗憾之情仍溢于言表。

       他姑姑也是名校毕业,然后到美国留学,回国之后本有一条晋身的坦途可以走,却因为不肯放弃信仰一直受到打压,没有工作没有户口,靠着他父亲接济过活,而终生没有半点屈服,平安喜乐活到了百岁。虽然信仰不同,龙老师对他姑姑佩服有加;对“道”的坚持,殊途同归也。

       龙老师的最后一程其实走得很艰难,去年一月份师母的离世对他是很大的打击,之后一个人被封闭在养老院,得不到悉心的照顾,快递隔断,本来对他的健康很重要的无糖酸奶和麦片也买不到。去年十月份底的手术,无异于一场雪崩,他的心脏,肺部等多个位置开始出现持续的状况……直到今年一月底,正在我们感觉看到隧道尽头的光亮,这个世界上突然没有了龙老师,30号收到消息的时候我躲在房间里哭,翻看以前的照片,打开微信听他的留言。昨天我打给我妈的时候,她说她也听到消息了,眼泪又不争气的流下来。虽然从龙老师的本心来说,还有太多的工作要做,为这个世界继续授业、解惑、传道;但是回顾他的以往,龙老师已经走了他要走的路,看过了他要看的风景,挑过了很多人难以负担的重担。“待吾尽节报明主,然后相携卧白云”, 现在虽然没到尽兴,但是龙老师可以和师母,以及他了不起的父亲、母亲和姑姑,相携卧白云,在没有病痛的地方重新团聚。衷心祝福他!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Blessed are the pure in heart, for they will see God. 

 

2002级学生  蒋骞

2023年2月1日草草于芝加哥

 

 

 


点击播放